沐鸣娱乐
最新动态
你的位置:沐鸣娱乐 > 最新动态 > 1976年怀仁堂抓捕行动前,吴德提醒华国锋:名单上漏了人

1976年怀仁堂抓捕行动前,吴德提醒华国锋:名单上漏了人

2024-07-11 16:49    点击次数:172

1976年发生了一件大事,祸国殃民的反动势力集团终于无法再继续横行,被连根拔起。华国锋身为毛主席的接班人,展现出了义不容辞的担当。

在怀仁堂抓捕行动正式开始之前,吴德提醒华国锋,行动遗漏了一些人。叶剑英元帅作为军方代表,也提出建议,注意一个人的存在。他们分别想到了哪些有可能影响局势的人物?这次抓捕行动是否会顺利完成?

计划抓捕,重点提醒

1976年9月,毛主席去世之后不久,陈云和邓颖超等人来到西山,商量了一件大事。不管是叶剑英元帅,还是邓颖超同志,这些人都是具有悠久革命斗争经验的老同志,他们对于党和国家的感情,往往和其他人不同。他们内心的使命感,也往往会比其他人更重。

当下国家局势十分动荡,社会秩序非常混乱,如果再任由这个乱象持续下去,恐怕还会发生更为可怕的后果。

邓颖超明确提出,那几个人想怎么来就怎么来,如果再不对他们加以限制,不对相关的问题加以整治,那么整个国家都会被他们弄得一发不可收拾。

这些重量级的元老,在事关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上保持着共识,也有着一致的态度和出发点。收拾乱局,整顿现状,刻不容缓。

老一辈革命家挑起大梁,在这次重大的行动面前表现出了义无反顾的责任与担当。许多人也纷纷加入进来,建言献策,推动着中央采取果断行动的决心。

不管是被视为毛主席接班人的华国锋,还是最受毛主席信任的贴身卫士汪东兴,又或者是心有大格局的李先念,在军中极有威望的叶剑英,大家的反响空前一致。

汪东兴作为毛主席身边的老干部,在主席去世之后,审时度势,非常自然和本能地同华国锋与老同志们站在了一边。

如果说这世界上有谁非常了解毛主席的所思所想,那么汪东兴一定能算其中一个。正是因为知道毛主席记挂着什么,担忧着什么,他才会在此次行动中全力以赴,完全不考虑个人命令,把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。他是个信得过的干将,不管是华国峰还是叶剑英,都是这么认为的。

几位领导干部相当谨慎,大家群策群力,分析细节,确保没有任何遗漏的问题,也确保行动开始之后,不会有一连串的不良反应发生。

1976年10月2日,华国锋来到毛主席时代的高级干部吴德的住处,针对行动的善后问题展开讨论。吴德提醒道,除了要收拾这个反动集团的核心成员之外,还需要注意他们在北京的爪牙。漏掉了这些人,局面恐怕会变得糟糕。

他所说的,就是以谢静宜为代表的一部分人。他们曾经深受党中央领导人的重视,但却并不知恩图报,反而做出了危害党和国家的行为。

1935年出生的谢静宜,在1959年正式担任毛主席的机要员。她很年轻,20岁出头的年纪,在毛主席看来完全就是小辈。她工作认真,为人开朗,也很能调节中南海的工作气氛。

众所周知,主席对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一向很好,也希望大家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,走得更远。像汪东兴和李银桥这样大名鼎鼎的毛主席卫士,都得到了主席的培养和提拔。

谢静宜也不例外,她同样受到了毛主席的关心。然而可惜的是,她并不是个充满智慧的人,在人生道路上也做出了错误的选择。

1968年,她被毛主席派遣到清华和北大的校园里了解学生情况。之后又因为对这两所大学非常熟悉,被调任为大学里的党委常委。

1973年,她成为了北京的市委书记,也是首都炙手可热的政治人物。

吴德回忆,她刚到北京市委时,周总理还指示,她是与毛主席非常熟悉的人,可以通过她向毛主席传递一些情况。也能通过他聆听毛主席的意见。

她和中央部分机构的关系很近,与反动势力集团同样走得很近。只有把她控制住,才能保证后续的行动不出差错。1976年,她被撤销了党内外的一切职务,并且接受审查。

在审查过程中,她的态度非常积极,愿意配合一切调查,并且主动坦白,所以得到了一个宽大处理的结果。

她是个非常复杂的人物,虽然做过很多错事,但对毛主席的深厚感情却不容置疑。晚年时,她撰写了很多书籍和文章,回忆工作与生活当中的主席,向人们展示了伟人更加立体的一面。她是个不容忽视的人物,与她关系密切的迟群、金祖敏等人,在吴德看来,也必须接受隔离调查。

叶帅提醒,关键人物

筹备工作紧张进行的那段时间里,几位核心人物几乎每天都要碰头讨论。毕竟这项行动事关重大,任何一点闪失,他们都承担不起。10月2日,华国锋去吴德的住处与他商议。过了一两天,吴德又去华国锋的住处商量问题。

事关北京,他们不能不慎重。北京是国家的首都,是全国的政治中心,绝对不能乱。北京一乱,整个国家的政治秩序就都会乱。

华国锋把稳定北京局势的责任全权交给了吴德,他也拍着胸脯保证,自己一定能够完成任务。说到北京,那就不得不提到北京军区。北京军区有一支队伍,让叶剑英元帅很是放心不下。

他们在昌平有一支坦克六师,这支队伍原本也没有什么稀奇的,但问题的关键在于,张秋桥时常去往那里活动。说到张秋桥,这也是个关键人物。他的哥哥,就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主要针对的对象之一,张春桥。

这是个臭名昭著的负面历史人物,时至今日被人们提起,依旧需要背负满满的指责和骂名。

亲兄弟之间,走得近些也正常,互相交换秘密更是正常。如果不对张秋桥引起重视,不对坦克六师引起重视,叶帅担心他们会成为行动的变数。

如果在行动过程中,坦克六师开进北京,给华国锋等人的行动造成破坏,那么他们必然会迎来反动势力更加猛烈的反扑。这样的行动机会只有一次,所以务必要把坦克六师约束在可控的范围之内。

这一点,吴德自己暂时没有办法独立保证,他需要先和卫戍区的司令员吴忠同志通通气。必要的情况下,他会向对方透露一些秘密行动的安排,希望华国锋能够同意。

吴忠是可信之人,他手底下的卫戍区,将会起到维护北京安全和稳定秩序的重大作用,华国锋自然没有理由让他蒙在鼓里。

和华国锋谈完话之后,吴德就去找了吴忠,告知了对方具体的情况。吴忠保证,卫戍区完全能够保证首都的安全。坦克六师的旁边,还驻扎着一个坦克团。虽然团和师的规模不太一样,但如果发生紧急情况,坦克团能够拖住坦克六师的脚步,拖延时间,等到增援。

北京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将军,自然也是领导人们信得过的好同志。卫戍区的部队调动问题,华国锋都交给了他来负责。

陈锡联专程给吴忠打了个电话,让他记住,卫戍区的军队工作,一切都得听从吴德的指挥。

不同职位、不同等级、不同分工的人,此时此刻,都默契的联动起来。或许从前的他们并不熟悉,但现在,他们是彼此能够交付后背的战友。

他们要面对的敌人,看似强大,但实际上还是有着很多明显的弱点。只要能够抓住机会,直击要害,他们的胜算还是很高的。

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,未来的中国一定会越来越好。

一击制胜,圆满成功

吴德和吴忠通力配合,详细沟通,把两件事情安排妥当。一件是叶剑英元帅担心的坦克六师的问题,制约他们的力量已经部署完成。万幸的是,后来的事实证明,这支军队没有问题,张秋桥这个反动头子的弟弟也没有什么大问题。

第二件事情就是清华北大等高校的学生问题,为了防止学生和一部分别有用心之人趁机发动动乱,他们在各大高校的出入口都部署了兵力。任何人想要从里面跑出来,都会被战士们给堵回去。

时间在一点点流逝,10月4日下午,华国锋又把吴德叫到了自己的住处。

越是临近关键节点,他们越是不能冲动,不能慌张,一定要冷静下来,反复斟酌行动计划,尽可能查漏补缺,让行动过程接近于万无一失的状态。

大概在下午五点,忙完工作的吴德回到家中。他前脚刚刚进家门,后脚又接到华国锋的消息,再次赶回去,与来到此处的汪东兴再次商讨。

看得出来,虽然大家都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,但在这样的行动面前,还是会有些紧张,有些焦虑。当然,这也是人之常情,而且再多的负面情绪,都不能阻挡他们行动的决心。

北京卫戍区承担了重大职责,他们需要把新华社等重要的媒体单位控制起来,还需要密切关注清华北大等学府的情况,采用内紧外松的方式,全面戒备起来。

华国锋特意叮嘱吴德,让他一定要守在电话的旁边,随时与自己保持联系。而且,如果发生意外,相关情况通过电话传到吴德这里,全面指挥卫戍区的吴德也好及时做出应对。

1976年10月6日,行动正式拉开了序幕。

王洪文第一个到达中南海怀仁堂,等他发现事情不对劲的时候,已经来不及逃出去了。埋伏在此的工作人员立即行动,将他控制并隔离起来。

第二个进门的张春桥,同样很快就被大家控制起来,再也翻不起什么风浪。

汪东兴非常信任张耀祠,亲自带着人解决江青的问题。接下来,就还剩一个姚文元了。他没有住在钓鱼台,行动上比其他人相对缓慢一些。在还没有到达怀仁堂的时候,他就被吴忠盯上,后来也落入法网。

就这样,这项重大行动顺利且成功地结束了。

结语

华国锋、叶剑英、李先念、汪东兴、吴德、吴忠……这些人的名字,都反复出现在波涛汹涌的那段历史长河之中。他们是民族的功臣,是党和国家忠诚的守护者。



Powered by 沐鸣娱乐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